饰品之家讯:众所周知,天然纤维以棉为例,其吸湿性能好,穿着舒适,但当人体的出汗量稍大时,棉纤维会因吸湿膨胀,其透气性下降并黏贴在皮肤上;同时其水分发散速度也较慢,从而给人体造成一种冷湿感。普通合成纤维以涤纶纤维为例,其吸水性小,透湿性能差,易积累静电,在活动时容易产生闷热感,穿着舒适性差。近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吸湿排汗涤纶纤维(以下简称吸湿排汗纤维),主要是利用涤纶纤维截面异形化(Y字形、十字形、w形和骨头形等)使纤维表面形成凹槽,借助凹槽的芯吸导湿结构,达到吸湿排汗效果。本文选用的吸湿排汗纤维具有内外贯穿的蜂窝状微孔结构,比表面积极大,纤维中的微孔与微孔间相互贯通,使其具有吸得快、散得快、干得快的吸湿快干功能。用这种吸湿排汗纤维纱线与棉纱交织,选用一个系统的经纱与两个系统的纬纱构成的组织开发警服用织物,以下作简单介绍。
1吸湿排汗双面织物的设计
1.1原料的选择吸湿排汗纤维纱线有纯纺和混纺两种,常用规格有36tex、29rex、19tex、18tex、14.6tex、12tex、10tex等。考虑到织物细特高密的风格特点以及织物穿着的舒适性,选择14.6tex的吸湿排汗纤维混纺纱作为双面织物的里层纬纱,其混纺比为吸湿排汗纤维60%、棉纤维40%;经纱和表层纬纱均选用14.6tex的长绒棉纱线。
1.2色纱排列设计双面织物主要用于秋冬季高档男式衬衫的加工,色调以淡雅为主,白色、蓝色较为常用。为防止染料对吸湿排汗纤维表面沟槽产生影响,里层的吸湿排汗纤维选择白色,表纬棉纱选择蓝色。为防止色调过深,经纱也选择白色。经纬色纱排列为:经向表里层均为白色c14.6tex纱,纬向表层为蓝色C14.6tex纱、里层为白色T/C60/40
14.6tex纱。
1.3织物组织及经纬密度设计
吸湿排汗双面织物组织的设计要点,一是充分发挥两种纱线导湿、吸湿的特性;二是在织物上形成花纹,增加织物的美观度。根据浮线较长的织物吸水透气性好的特点,本文表组织选用三上一下右斜纹,里组织选用一上三下左斜纹,表里纬纱排列比为1:1。在配置表里纬纱时,要注意表层的纬浮线要遮住里层的纬浮点。为了使水滴尽快扩散到表层,按照水滴的大小设计表里组织的互换点,即以8经8纬为一循环,表面每隔两根纬纱后,再使表面纬纱与里层纬纱互换两根。由于两面纬纱颜色不同,因此浮在表面的里层纬纱形成了一个个菱形小花点,增加了织物的美观性。双面织物的组织如图1所示。
双面织物的经密可以参照14.6rex织物的经密设定,设置为512根/10cm。由于织物选用的是双面组织,因此纬密按常规织物纬密的两倍设定,设置为630根/10cm。
2吸湿排汗双面织物的生产要点
2.1织造工序
吸湿排汗纤维的缩水率较大,其混纺织物的整理缩率在12%~16%。筘幅可以根据类似品种的织造缩率和吸湿排汗纤维混纺织物的整理缩率确定为178cm,上机经密420根/10cm,上机纬密606根/10cm。
2.2整理工序
工艺流程为:退浆一皂煮一水洗一热定形一预缩。退浆工艺参数设置为:车速70m/min,堆置时间25rain,蒸箱温度60℃,水洗温度90℃。皂煮时沸煮溶液用浓度为5%的皂洗液(pH弱碱性)进行洗涤(浴比为1:40),洗涤温度为95℃~100℃,达到设定温度后再洗涤20min~30rain。沸煮完毕后,用清水漂洗2次~3次,将吸湿排汗的效果充分体现出来。热定形时车速设定为50m/min,烘房温度120℃;预缩车速30m/min。
2.3双面织物效果图
织物效果图如图2所示,花形美观、色彩协调,设计效果较为满意。
3吸湿排汗双面织物的性能检验
为检验开发的产品能否满足警服材料的性能要求,本文对织物的外观性能和吸湿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外观性能通过织物的褶皱回复率和起毛起球性来反映;吸湿性能主要通过水分扩散时间和水分干燥速率来反映。
3.1织物褶皱回复性
由于本织物选用含有蜂窝结构的吸湿排汗纤维混纺纱线,此纱线的收缩率较大,所织制的织物容易起皱,通过此项试验,反映织物的抗皱效果。织物折痕回复角测试按照GA365-2009标准、采用GB/T3819一l997测试方法进行。取样时每个样品至少裁剪20个试样(经向、纬向各10个),测试时采用YG541B型折皱弹性检测仪,每个方向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各5个。经测试,该织物折痕回复角为300。,大于GA365-2009标准规定的280。,说明此织物具有很好的抗皱回复性能。
3.2织物抗起球性
由于此织物中含有的蜂窝结构吸湿排汗纱线有很多TLN,容易起毛起球,所以通过起毛起球测试来反映织物的抗起球性能。测试按照GB/T4802-1997标准进行,采用YG502N型起毛起球测试仪。取直径为(113±0.5)mm的试样5块,可用裁样器或模板剪切裁取,应距布边10cm以上,试样上不得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试样应摊放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48h,并在该大气条件下试验。
经测试,计算5个试样等级的算术平均数,修约至邻近的0.5级,结果起毛起球为3级~4级,属于轻微起毛起球,由此说明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的性能良好。
3.3水分扩散时间
采用GA365-2009标准进行织物水分扩散时间测试,该指标能反映织物的排湿功能。测试仪器有圆形裁样器(10CIn×10cm)、滴定管(1mL)、秒表(0.5S)、试样悬挂装置。在无影响试验结果疵点的布面上,距布端1.5cm以上,距边10cm以上,用圆形裁样器呈梯形裁取10cH]X10cm的试样5块。经测试洗前水分扩散时间为2.7min,洗后水分扩散时间为3.83min。GA365-2009标准规定:洗前水分扩散时间≤7S、洗后≤8S就说明织物具有很好的吸湿功能。此双面织物的测试结果均达到标准规定的范围,说明具有很好的吸湿功能。
3.4水分干燥速率
采用GA365-2009标准进行水分干燥速率的测试,该指标能反映织物的排湿功能。测试仪器有YG747型烘箱、LP轧车、天平(精度0.001g)、剪刀。在无影响试验结果疵点的布面上,距布端1.5cm以上、距边10cm以上,分别顺经向、纬向裁取约为5crux20cm的试样各两条。
分别计算4条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测试结果按GB/T8l70—2008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经计算洗前经向干燥速率为93.1%,纬向干燥速率为93.9%;洗后经向干燥速率为90.4%,纬向干燥速率为90.5%。
标准规定:洗前干燥速率≥90%、洗后干燥速率≥90%就说明织物具有很好的排湿功能。此双面织物洗前、洗后干燥速率均大于90%,说明此织物具有很好的排湿功能。
4结语
本文设计开发的吸湿排汗双面织物以吸湿排汗混纺纤维纱线为里层,使其通过与人体零距离的接触,可以迅速吸收皮肤表层湿气及汗水,并瞬间排出体外;以棉纱为表层,将汗水扩散并迅速蒸发掉,从而达到吸湿排汗、调节体温的目的。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吸湿排汗纤维织物后整理缩率较大,上机筘幅应合理设计,以保证成品幅宽;后整理应加强皂洗效果,以充分发挥吸湿排汗纤维的功能。经试验测试,该织物折痕回复角为300。,洗前滴水扩散时间为2.7min,洗后滴水扩散时间为3.83rain;洗前经向干燥速率为93.1%,纬向干燥速率为93.9%;洗后经向干燥速率为90.4%,纬向干燥速率为90.5%。将以上测试数据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说明该织物吸湿排湿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宏湘.舒适化——合纤发展的新方向[J].上海丝绸,1999(1):7—9.
[2]程隆棣,俞建勇,翟涵,等.功能性涤纶纤维及其产品的吸湿导湿性能[J].棉纺织技术,2003,31(9):35—37.
[3]王锐,张大省.吸湿速于舒适性纤维及织物[J].合成纤维工业,2002,25(5):44_46.
[4]陈丽华.Y形涤纶纤维机织物的开发与性能分析[J].棉纺织技术,2006,34(9):1.4.
[5]沈萍.现代纺织产品开发有关问题的探讨[J].棉纺织技术,2008,36(11):1O.13.
[6]侯翠芳.智能调温立体结构机织物设计[J].棉纺织技术,2叭0,38f:9):36—38.
[7]陈丽华.织物结构对吸湿排汗性能的影响[J].棉纺织技术,2007,35(5):5-8.
[8]刘站华,李庆,陈小琴.Aerocool吸湿排汗双层织物的开发[J].现代织技术,2008(3):44-46.
[9]王玲,姜晓巍,窦海萍,等.Aquafresh吸湿快干双层凹凸织物的生产[J].棉纺织技术,2005,33(7):6O.62.
[1O]余进.吸湿排汗涤纶精梳棉混纺产品的生产[J].棉纺织技术,2008,36(1):47.48.
[11]潘菊芳,廉志军,井连英,等.纤维组合及组织结构对织物吸湿速干性能影响[J].棉纺织技术,2004,32(11):5-8.
[12]艾宝泉.吸湿排汗涤纶短纤维的生产与性能[J].合成纤维,2005,34(6):27.28.
[13]刘玉磊,孟家光.吸湿排汗纺织品类型及应用lJ].
纺织科技进展,2009(5):27.30.
饰品之家专注于各种家居的饰品,家纺,小饰品,装饰品,礼品,春节礼品,精美礼品的新闻资讯和导购服务,敬请登陆饰品之家:http://jiafang.jc68.com/